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產權德國專利德國專利審查審查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專利分類分類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美國ITC發布對視頻處理設備及其組件和數字智能電視及其下游產品的337部分終裁
2021年9月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對特定視頻處理設備及其組件和數字智能電視及其下游產品(Certain Video Processing Devic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Digital Smart Televisions Containing the Same,調查編碼:337-TA-1222)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8月12日作出的初裁(No. 69)不予復審,即基于和解,終止本案對列名被告韓國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f Suwon-si, Gyeonggi-do, Rep. of Korea、美國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of Ridgefield Park, NJ、越南Samsung Electronics HCMC CE Complex, Co., Ltd., of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韓國LG Electronics Inc. of Seoul, Rep. of Korea、美國LG Electronics USA, Inc., of Englewood Cliffs, NJ的調查。
2021年7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6月28日作出的初裁(No. 65)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終止本案對專利號8,832,297的第14項申訴和專利號10,412,141的第1、2、6、7、11項申訴和專利號10,212,486的第2、4、10項申訴的調查。
2021年3月1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2月19日作出的初裁(No. 34)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終止本案對美國注冊專利號8,832,297第7-8和16-17項申訴的調查。
2021年3月1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2月22日作出的初裁(No. 37)不予復審,即基于和解,終止本案對列名被告中國臺灣地區MediaTek Inc. of Hsinchu City, Taiwan、美國MediaTek USA Inc. of San Jose, CA、中國臺灣地區MStar Semiconductor, Inc., of ChuPei City, Hsinchu Hsien, Taiwan的調查。
2021年2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1年1月15日作出的初裁(No. 25)不予復審,即基于撤回,終止本案對所有列名被告關于專利號8,832,297的第18-29和32-39 項申訴、專利號10,212,486的第15-19 和21-25項申訴、專利號10,412,141的第20-22 和26-30 項申訴、專利號10,484,749的第10-18項申訴的調查。
2020年11月1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0年10月27日作出的初裁(No. 3)不予復審,即為本案設定17.5個月的調查期,預計2022年4月4日結束本案調查。
2020年10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視頻處理設備及其組件和數字智能電視及其下游產品(Certain Video Processing Devic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Digital Smart Televisions Containing the Same)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222)。
2020年9月10日,美國DivX, LLC, of San Diego, CA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該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美國注冊專利號8,832,297、10,212,486、10,412,141、10,484,749),請求美國ITC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韓國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f Suwon-si, Gyeonggi-do, Rep. of Korea、美國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of Ridgefield Park, NJ、越南Samsung Electronics HCMC CE Complex, Co., Ltd., of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韓國LG Electronics Inc. of Seoul, Rep. of Korea、美國LG Electronics USA, Inc., of Englewood Cliffs, NJ、中國廣東TCL Corporation of Huizhou, Guangdong, China、中國廣東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of Huizhou, Guangdong, China、中國廣東TCL Electronics Holdings Limited of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美國TTE Technology, Inc., Corona, CA、中國廣東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f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中國廣東TCL K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Huizhou) Co. Ltd. of Huizhou, Guangdong, China、中國香港TCL MOKA International Limited of Sha Ti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越南TCL Smart Device (Vietnam) Co., Ltd., of Binh Duong Province, Vietnam、中國臺灣地區MediaTek Inc. of Hsinchu City, Taiwan、美國MediaTek USA Inc. of San Jose, CA、中國臺灣地區MStar Semiconductor, Inc., of ChuPei City, Hsinchu Hsien, Taiwan、中國臺灣地區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f Hsinchu, Taiwan為列名被告。(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美國ITC正式對視頻安全設備和系統、相關軟件和組件以及下游產品啟動337調查
2021年9月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特定視頻安全設備和系統、相關軟件和組件以及下游產品(Certain Video Security Equipment and Systems, Related Software,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Same)啟動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281)。
2021年8月9日,美國Motorola Solutions, Inc. of Chicago, Illinois、加拿大Avigilon Corporation of Canada、加拿大Avigilon Fortress Corporation of Canada、加拿大Avigilon Patent Holding 1 Corporation of Canada、加拿大Avigil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f Canada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該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美國注冊專利號7,868,912、10,726,312 、8,508,607),請求美國ITC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國Verkada Inc. of San Mateo, CA為列名被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立案后45天內確定調查結束期。除美國貿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決的情況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337案件中發布的救濟令自發布之日生效并于發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具有終局效力。(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
德國頒布新法案擴大專利商標局職能并適度提升官費
關于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更多任務和2021年8月30日修訂專利費用法的法案于2021年9月7日在《聯邦法律公報》第1部分第4074頁上被頒布。該法案是德國當前創新計劃的一部分,其目標是使對創新的保護和促進更為強化和有效。
隨著法案的頒布,新的第26a條被加入到德國《專利法》(PatG)中,該條擴展了DPMA的任務。迄今為止,德國還沒有設置一個負責收集所有知識產權問題的相關信息并開展普及工作——尤其是對中小企業進行有效利用知識產權制度的教育——的中心機構,也沒有設置負責聯系近年來在該領域日益活躍的歐洲、國際和其他國家主管機關的聯絡中心。因此,《專利法》第26a條規定應有效開展與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局以及歐洲和國際機構之間的合作。DPMA希望在未來1年內為上述目標配備適當的人員。新規定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特別是在技術劇變的時代,我們認為非常需要更多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信息。因此,我很高興看到DPMA作為一個經過驗證的能力中心,現已獲得法定授權向德國的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和一般公眾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并與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局以及歐洲和國際機構開展有效的合作?!盌PMA局長科妮莉亞.魯德洛夫-沙弗(Cornelia Rudloff-Sch?ffer)評論道。
為了提升專利保護的吸引力,進而提升德國經濟整體的創新實力,DPMA在專利審查程序中的表現有待進一步提高。這種情況下,官方費用將被適度增加。近20年來,德國專利的年費一直保持不變。將于2022年7月1日生效的費用調整的目標是應對與通貨膨脹有關的費用水平的降低。隨著專利保護期的延續,雖然維持專利有效性的費用逐步提高,但實際上由于通貨膨脹而變得便宜了,導致它不再能夠起到創新政策導向作用。本次調整旨在恢復DPMA官費的政策導向作用,同時也考慮到DPMA服務對象的擴大。費用調整后,專利審查的時間將在增加專利審查職位的幫助下大幅縮短。
加快專利審查進程的創新舉措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于2021年8月17日在《聯邦法律公報》(第1部分,第3490頁)中頒布的2021年8月10日《專利法簡化和現代化的第二次法案》。(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局里那些事兒#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商品形狀與他人同類商品注冊商標圖形一致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批復
四川省知識產權局:
《關于銷售商品形狀與他人同類商品注冊商標圖形一致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請示》(川知函〔2020〕16號)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權利人商標基本情況
香奈兒股份有限公司第768790號“01”商標于1995年9月28日獲準注冊,核定使用商品為《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第14類“珠寶;首飾;項鏈;金銀制藝術品”等商品,該商標經過多次續展,專用期限至2025年9月27日。
梵克雅寶有限公司第15395177號“02”商標于2015年11月7日獲準注冊,核定使用商品為《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第14類“珍珠(珠寶);珠寶首飾;寶石;未加工或半加工貴重金屬;項鏈(首飾);鐘;表殼”等商品,專用期限至2025年11月6日。
二、批復意見
依據你局請示所附材料,前述兩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和顯著性,與權利人已形成唯一對應關系,相關消費者也已將商標與權利人緊密聯系在一起。將該商標圖樣作為商品形狀,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識別商品來源作用,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此種行為屬于《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六條規定的“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將于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屬于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請你局依據批復意見并結合具體案情指導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辦理該案件,結果及時報送我局知識產權保護司。
特此批復。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1年9月8日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
#知識產權那些事兒#
虛構IC芯片項目詐騙超千萬元,一被告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吳某某詐騙刑事一審刑事判決書》。
吳某某虛構在泰國開拆解IC芯片工廠、在外國回購IC芯片到國內銷售等為借口,詐騙陳某合計1252.5萬元。
判決書顯示,2017年10月,被告人吳某某與被害人陳某口頭商量合作IC芯片生意,利潤為10%至12%,回款周期為35至40天,在約定好投資金額后,陳某通過手機網銀陸續轉給吳某某IC芯片項目及泰國廢品拆解廠項目投資款共計人民幣3159萬元,后陸續收到吳某某轉回的投資款人民幣1906.5萬元。
吳某某為獲取陳某的信任,前期均按事先約定的時間支付到期的投資款本金及利潤,但從2018年4月開始,吳某某迫于其它債權人催債,就以美國控制IC芯片、中美貿易戰加劇、芯片價格繼續高漲,利潤可達27%至37%等為借口,繼續哄騙陳某加大投資金額。
經調取涉案銀行流水及審計,陳某被詐騙1252.5萬元。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判處被告人吳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來源:天天IP)
以辦理商標買賣為名,偽造國家文書實施詐騙
據了解,6月28日,黃驊市公安局刑刑警一中隊接到群眾劉某(化名)報警稱:今年3月份,其在網上結識了一個網友,對方稱能辦理商標買賣事宜。由于劉某一直從事商標買賣,遂向對方提出購買三個商標的意向。時間不久,對方通過微信告知劉某已聯系好商標持有人,并提供了三份國家商標局的轉讓文書。見對方辦事效率很高,而且有國家商標局的文件,劉某便信以為真,于是通過微信分三次轉賬給對方共計17500元??赊D款之后,對方便再也聯系不上。此時,劉某才意識到被騙了,遂到公安機關報案。
接到報警后,刑警一中隊民警意識到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詐騙方式,立即立案偵查。根據受害人提供的信息,專案民警立刻對案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判,圍繞其網友展開偵查。在對相關海量數據進行了細致篩查后,最終發現河南平頂山市一個名叫李某的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為此,民警于8月9日遠赴河南平頂山,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經過連續20多個小時的布控,成功將李某抓獲。
經審問,李某供述了以辦理商標買賣為名,偽造國家商標局的轉讓文書,詐騙錢財的犯罪事實。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解回黃驊并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來源:燕趙新聞)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
惡意搶注“全紅嬋”商標?廣州市場監管部門迅速查處!
近日,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對涉嫌惡意將“全紅嬋”作為商標注冊申請的廣州望XX日用化妝品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中國國家跳水隊運動員全紅嬋8月4日奪得2020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單人10米跳臺決賽冠軍后,迅速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該公司于8月9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注冊“全紅嬋”商標,把“全紅嬋”奧運健兒姓名進行惡意搶注,圖謀不當利益,侵害了他人姓名權及其合法權益,產生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國家知識產權局已依據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定快速駁回,并予以譴責。
據介紹,白云區市場監管局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印發〈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中關于嚴厲打擊“惡意搶注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稱”行為的要求,迅速響應,依法立案調查。目前,案件調查工作已基本結束,正進行后續處理。
接下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保持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的高壓態勢,加強轄區內商標代理監管和線索摸排,強化對包括奧運健兒在內的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姓名的保護,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惡意申請商標注冊、圖謀不當利益的申請人及其委托的商標代理機構,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來源:南方網)
合肥查處惡意申請注冊“杏哥”商標
9月10日,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查處全省首例惡意申請“杏哥”商標注冊案。此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駁回“全紅嬋”等109件商標注冊申請名單中,涉及安徽六件,包括5件“杏哥”商標申請,1件“添神下凡”商標申請。
在獲悉國家知識局官網通告合肥有公司申請“杏哥”商標線索后,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當事人涉嫌惡意申請商標注冊行為立案調查,既給予當事人處罰又給予教育引導,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罰結果。
同時,合肥某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對當事人申請注冊的商標可能存在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不得注冊的情形,沒有依法盡到告知義務仍接受委托,依法對其進行嚴肅約談。這是安徽首例惡意申請“杏哥”商標注冊案。該案查處有效遏制了惡意申請商標注冊的苗頭,維護了商標注冊管理秩序。(來源:北青網)
漢中市出臺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日前,漢中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著力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若干措施》要求樹牢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圍繞建好區域中心城市目標任務,突出“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做優做強“四個在漢中”,構建“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緊密結合漢中市情和二〇三五年戰略目標,制定遠景目標規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完善保障措施、確保任務落細落實,加大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強化協同治理、構建社會共治格局,突出資源優勢、全面打造保護高地,強化基礎建設、務實工作支撐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19條具體措施,全面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目標任務落實落細。
其中創新工作包括:
一是緊緊圍繞裝備制造高端化、現代材料綠色化、高品質食藥品牌化,實施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程,培育高價值專利和高知名度商標。
二是深度挖掘漢中文娛演出、文化創意、特色美食等產業知識產權元素,打造“漢”字號文化品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融入產業發展。
三是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支持高校、國企將“沉睡”專利以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多種方式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
四是發揮地理標志資源優勢,完善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創建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
五是持續開展“漢中仙毫”“漢中大米”等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保護漢中區域公用品牌形象。
六是支持培育高知名度漢中農創品牌、實施“漢酒”品牌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圍繞“漢八味”為道地藥材的“漢方藥都”品牌。
下一步漢中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將以《若干措施》為指引,不斷加強工作謀劃,完善工作機制,聚合各方要素,在加強全市知識產權機構能力建設上下功夫,在創新工作舉措形成保護合力上下功夫,在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上下功夫,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為漢中追趕超越和高質量建設“三市”提供有力支撐。(來源: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科)
福建首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投入使用
日前,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驗收。這是福建省首家獲批建設、首家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福建省積極構建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的重要構成。
據悉,為有效解決泉州市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發明專利申請審查周期長、知識產權維權舉證難、成本高等相關問題,2020年,在福建省知識產權局的支持和推動下,泉州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申報建設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
2020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準建設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智能制造和半導體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經過緊張籌建,2021年7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組成驗收組對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情況進行現場核查驗收。8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發函同意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驗收。
目前,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開始試運行,將重點面向智能制造和半導體產業,為企事業單位提供集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運用促進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一站式”綜合服務,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構建審查確權、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相聯動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將為泉州市知識產權創造產業基地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通過一般專利申請渠道申請發明專利,通常需要兩年左右時間才能拿到授權證書,經過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預審的專利申請,將直接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快速審查通道,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由22個月左右縮短到3-5個月,實用新型專利由8個月縮短到1個月,外觀設計專利由3-4個月縮短到10天以內,對推動泉州市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促進半導體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中國質量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晨報#美國ITC發布對視頻處理設備及其組件和數字智能電視及其下游產品的337部分終裁;以辦理商標買賣為名,偽造國家文書實施詐騙(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青年有為!尋找2021年“40位40歲以下企業知識產權精英”活動正式啟動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eihaolucy.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